THE Platform Website Inner Page_v3_1904x300px THE Platform Website Inner Page_v3_1536x600px

藝文札記

THE Platform - Art Note Thumbnail
跨越框架・無限翱翔|作者:賴盈秀(雙殊美術資源方案發起人)
2025.03.14
跨越框架・無限翱翔發起人  賴盈秀   雙重殊異學生係指孩子同時具備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才能的雙重特質,當孩子身障特質較明顯,容易有遮蔽效應,致使資賦優異才能被忽視,而終生隱沒在庸庸碌碌之中。 這類的孩子,需要的是了解身障特質的術科或學科老師來指導,而經過系統化的學習後,會激發其資優的潛能,有優於同儕的表現,於是,有合適的老師和接受資優課程的機會,是開啟雙殊孩子未來的二把鑰匙,但是,受限於臺灣美術班鑑定的模式,這類的孩子,只有1%才有機會拿到鑰匙。 異起飛能有今日,感謝華科基金會的陳昭如董事長,聽見這些孩子們的聲音,2019年起提供充裕的經費讓我們能邀請到優秀的藝術家來教學;感謝立法委員張廖萬堅先生,在2017年的臺中市家長會長座談會上,傾聽我的提案,在立法院致力推動特教法的雙殊法條,讓雙殊學生的優勢能力教育機會、多元鑑定方式修編進特教法中;感謝我的老師臺灣師範大學郭靜姿教授,在雙殊計畫初擬之際,即提供充沛的學術資源與特教諮詢,並且給予支持和協助;感謝我的校長蔡政忠先生,2018年推薦我商借國教署,誠如華科基金會陳董事長所言:「這是一段美好的緣份」,國教署的這一趟奇遇,彷彿是我帶著天命,替這群孩子走一遭,謝謝長官們的傾聽,替這群孩子找到了一扇窗,一扇可以在折翼後,展翅翱翔的天窗! 感謝孩子,在你們的身上,我看到的是勇敢,勇敢面對自己天生的弱勢;看到的是無懼,面對困難,霸氣跨越的無懼;看到的是熱情,追求繪畫技巧突破的熱情,你們教我的,讓我有更多的感動和能量繼續往前飛翔。 感謝家長,每一次上課耐心的陪伴和協助,每幅作品中,閃耀的不只是孩子的才華,更是家長對孩子滿溢的愛。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專長和特質,也有不同的飛翔技巧,但是一起朝著相同的方向,努力前進!我們期望,在未來有更多的孩子加入飛翔的行列,讓我們一起跨越框架,無限翱翔!
跨越框架・無限翱翔|作者:賴盈秀(雙殊美術資源方案發起人)
THE Platform - Art Note Thumbnail
在躓踣中站起,在折翼後翱翔|作者:賴盈秀(雙殊美術資源方案發起人)
2025.03.11
在躓踣中站起,在折翼後翱翔雙殊美術資源方案發起人    賴盈秀   臺灣雙殊學生的教育,走了多久?90年代特教系的教授振臂疾呼至今;而雙殊學生的教育,走了多遠?這要從2017年說起。那年的全國家長會長與教育部代表的座談會上,我提出雙殊學生美術資源方案的提案,希望教育主管機關在國教階段,強化雙殊學生優勢能力,以促進職涯之發展,引起了列席的張廖萬堅委員的關注,會後他特別了解,並將「雙殊學生鑑定方式、安置辦法、資源方案」等提案列入立法院臨時動議,由國教署召開諮詢會議,開啟了雙殊學生藝才教育的契機。        有了這個契機,適逢新課綱精神「適性揚才」的推行,有如風雲際會,107年我研擬了「108學年度雙殊學生美術資源方案」,熱血的師資群很快集結,在教育主管機關長官的祝福下,我們開啟了前導的實驗歷程。         因緣際會,商借國教署期間,因為總統教育獎的機緣,在一場由教育部潘文忠部長主持的發展分組會議中,華科事業群慈善基金會陳昭如董事長,闡述了發展特殊生優勢能力,並協助其以此就業的概念,與我研擬的資源方案異曲同工,承蒙昭如董事長的信任,贊助款很快就核定,我們以巡迴輔導班的模式,讓五位藝術家與特教老師協同教學,共同備課、觀課、議課,並在太陽餅博物館、實小藝廊、國家歌劇院舉辦三場畫展,最後由家長與孩子用作品設計福袋商品販售,期能以孩子的優勢能力提升弱勢能力,增進來自學業、人際挫折的復原力。        自發性的教育實驗計畫,一路走來,每遇躓踣,立即站起,尤其在看到雙殊孩子在弱勢項目中折翼,就更希望能協助他們,用優勢能力翱翔。每個孩子和我的家人,都是孩子展翅飛翔的強力後盾。         在躓踣中站起,在折翼後翱翔,這一次「雙殊學生實驗計畫」是一個開創性的前導計畫,是一個拋磚引玉的示範模型,期盼在108課綱適性揚才的教育思維改造中,雙殊的孩子,也能沾得雨露,在這一次特教法修法中,獲得穩穩站立的養份,駕馭翱翔天際的昶風。         這一場「跨越分類與界限的友誼--雙殊學生融合創作展」,讓我們看到的,不只是雙殊孩子驚人的天賦,更是雙殊孩子對於優勢能力教育的殷切需求,關心此事的每個朋友呀,我們正在寫歷史,寫一個創造融合教育嶄新里程碑的新歷史!
在躓踣中站起,在折翼後翱翔|作者:賴盈秀(雙殊美術資源方案發起人)
Art Note_Fu
《抉擇》創作意念|作者:岑幸富(展能藝術家)
2025.01.20
人死後會有靈魂嗎?據說靈魂的重量是21克,假如身體截了肢,靈魂會有殘缺嗎?靈魂的重量會否因而變輕?假如靈魂的重量有改變,是否意味著身體各部份都藏著靈魂的意念?   假如能和靈魂對談又會怎樣的呢?它的性格和特質又會是如何呢?外向、內向、善良、狡猾、勤奮還是懶惰的呢?靈魂的性格會否跟身體的性格是一樣呢?截了肢的左手能化作靈魂嗎?截肢後的左手意念角色因而誕生。   身體是否映照我們內在的一面鏡子?內心的意念最終會否於鏡子上呈現出來,從而展現於大眾面前?那麼撫平它的又是甚麼呢?   編劇就像是為了尋找這些答案似的,控制著所有角色任由他們赤裸地對話,令他們用賭注玩一場遊戲、在玩遊戲的過程中,他們你一言,我一語,有些說話是我要他們說的,有些說話是他們角色本身要說的,有些說話是觀眾想看到的,最後我從他們的對話中啟發出身體髮膚受諸父母,用媽媽來影響左手的信念,用孝道來跨過眼前的障礙。     《抉擇》試映劇場(圍讀)|編劇:岑幸富
《抉擇》創作意念|作者:岑幸富(展能藝術家)
Art Note_Jack Li
《睡覺的重要性》影片創作後感|作者:李業福(展能藝術家)
2025.01.10
首先,感謝英國 Birds of Paradise Theatre Company(BOP)和香港展能藝術會(ADAHK)選中並採用了我這個超現實概念——「睡覺的重要性」。在一個月內,我必須從無到有地完成整個項目。剛開始時心中毫無頭緒,但在兩次的遠程視訊會議討論後,我逐漸摸索到方向。   然而,突然被要求在十天內完成初稿,這無疑是給了我一個大挑戰。手頭上沒有任何材料,只能臨時抱佛腳,迅速搜集素材。我馬上聯繫鄭海蘋擔任主角進行錄製,每晚挑燈夜戰進行剪輯。在巨大壓力下,我嚴重感冒病倒了,只好請了兩天病假。一邊養病一邊進行剪輯,不斷在休息與工作之間作了平衡。終於,初稿完成了。   本來對專業剪輯軟體Final Cut Pro毫無所知的我,如今竟能一下子掌握到了其大部分功能,尤其是在特效方面,真是受益匪淺。除了找專人協助配音外,ADAHK的同事們也全力提供無障礙服務,幫助我順利完成字幕和音樂的製作。這短短七分鐘的影片,幾乎耗盡了我的全部精力,但完成後的成就感讓我滿足無比,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感謝BOP和ADAHK給予我這次展示才能的機會,特別感謝ADAHK在背後提供的無障礙支持,讓這部影片得以順利完成。尤其感謝Kim的全力幫助。
《睡覺的重要性》影片創作後感|作者:李業福(展能藝術家)
Art Note_Ka Lam
《抉擇》攝影意念|作者:廖嘉霖(攝影師)
2024.12.03
阿富經歷的一切,如像一齣午夜時份的公路電影。 長夜漫漫,一個人在路上。 回憶隨時間偶爾衝出,旅途上一直思考、迷茫、爭執、失望; 縱使身邊有人,但終歸還是一個人在走。   於是我嘗試懷著這份心情,在午夜時份獨自上路,拍下沿路心境。 始於黑暗,終於日出。 「水面上的日出」,是看完劇本後內心早早決定要拍下的畫面。 這是《抉擇》帶給我的感受,亦是個人微願。 相信只要一直走,日出會在前方守候。     《抉擇》試映劇場(圍讀)|編劇:岑幸富
《抉擇》攝影意念|作者:廖嘉霖(攝影師)
Art Note_Alvin Li
後記——李子舜個人展覽《子舜日常》|作者:李子舜(展能藝術家)
2024.11.05
4 Nov 2024   今日星期一。氣温26°C多雲。琴晚瞓得好舒服無失眠,今朝唔想起身,不過要上堂畫畫唔可以做懶蟲。   晏晝去上海街618,子舜日常個人展覽,有好多好多姐姐哥哥嚟睇展覽,個個都同我影相,大家都讚我啲小插畫好靚,睇得好開心,我仲食咗兩粒果汁糖,真係超級開心!     李子舜個人展覽《子舜日常》   舜畫廊(李子舜網上畫廊)
後記——李子舜個人展覽《子舜日常》|作者:李子舜(展能藝術家)
立即訂閱電子通訊
接收更新香港展能藝術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