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latform Website Inner Page_v3_1904x300px THE Platform Website Inner Page_v3_1536x600px

艺文札记

THE Platform - Art Note Thumbnail
跨越框架・无限翱翔|作者:赖盈秀(双殊美术资源方案发起人)
2025.03.14
跨越框架・无限翱翔发起人  赖盈秀   双重殊异学生係指孩子同时具备身心障碍及资赋优异才能的双重特质,当孩子身障特质较明显,容易有遮蔽效应,致使资赋优异才能被忽视,而终生隐沒在庸庸碌碌之中。 这类的孩子,需要的是了解身障特质的术科或学科老师来指导,而经过系统化的学习后,会激发其资优的潜能,有优于同侪的表现,于是,有合适的老师和接受资优课程的机会,是开启双殊孩子未来的二把钥匙,但是,受限于臺湾美术班鑑定的模式,这类的孩子,只有1%才有机会拿到钥匙。 异起飞能有今日,感谢华科基金会的陈昭如董事长,听见这些孩子们的声音,2019年起提供充裕的经费让我们能邀请到优秀的艺术家来教学;感谢立法委员张廖万坚先生,在2017年的臺中市家长会长座谈会上,倾听我的提案,在立法院致力推动特教法的双殊法条,让双殊学生的优势能力教育机会、多元鑑定方式修编进特教法中;感谢我的老师臺湾师范大学郭静姿教授,在双殊计画初拟之际,即提供充沛的学术资源与特教谘询,並且给予支持和协助;感谢我的校长蔡政忠先生,2018年推荐我商借国教署,诚如华科基金会陈董事长所言:「这是一段美好的缘份」,国教署的这一趟奇遇,彷彿是我带着天命,替这群孩子走一遭,谢谢长官们的倾听,替这群孩子找到了一扇窗,一扇可以在折翼后,展翅翱翔的天窗! 感谢孩子,在你们的身上,我看到的是勇敢,勇敢面对自己天生的弱势;看到的是无惧,面对困难,霸气跨越的无惧;看到的是热情,追求绘画技巧突破的热情,你们教我的,让我有更多的感动和能量继续往前飞翔。 感谢家长,每一次上课耐心的陪伴和协助,每幅作品中,闪耀的不只是孩子的才华,更是家长对孩子满溢的爱。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专长和特质,也有不同的飞翔技巧,但是一起朝着相同的方向,努力前进!我们期望,在未来有更多的孩子加入飞翔的行列,让我们一起跨越框架,无限翱翔!
跨越框架・无限翱翔|作者:赖盈秀(双殊美术资源方案发起人)
THE Platform - Art Note Thumbnail
在踬踣中站起,在折翼后翱翔|作者:赖盈秀(双殊美术资源方案发起人)
2025.03.11
在踬踣中站起,在折翼后翱翔双殊美术资源方案发起人    赖盈秀   臺湾双殊学生的教育,走了多久?90年代特教系的教授振臂疾唿至今;而双殊学生的教育,走了多远?这要从2017年说起。那年的全国家长会长与教育部代表的座谈会上,我提出双殊学生美术资源方案的提案,希望教育主管机关在国教阶段,强化双殊学生优势能力,以促进职涯之发展,引起了列席的张廖万坚委员的关注,会后他特別了解,並将「双殊学生鑑定方式、安置办法、资源方案」等提案列入立法院临时动议,由国教署召开谘询会议,开启了双殊学生艺才教育的契机。        有了这个契机,适逢新课纲精神「适性扬才」的推行,有如风云际会,107年我研拟了「108学年度双殊学生美术资源方案」,热血的师资群很快集结,在教育主管机关长官的祝福下,我们开启了前导的实验歷程。         因缘际会,商借国教署期间,因为总统教育奖的机缘,在一场由教育部潘文忠部长主持的发展分组会议中,华科事业群慈善基金会陈昭如董事长,阐述了发展特殊生优势能力,並协助其以此就业的概念,与我研拟的资源方案异曲同工,承蒙昭如董事长的信任,贊助款很快就核定,我们以巡迴辅导班的模式,让五位艺术家与特教老师协同教学,共同备课、观课、议课,並在太阳饼博物馆、实小艺廊、国家歌剧院举办三场画展,最后由家长与孩子用作品设计福袋商品贩售,期能以孩子的优势能力提升弱势能力,增进来自学业、人际挫折的復原力。        自发性的教育实验计画,一路走来,每遇踬踣,立即站起,尤其在看到双殊孩子在弱势项目中折翼,就更希望能协助他们,用优势能力翱翔。每个孩子和我的家人,都是孩子展翅飞翔的强力后盾。         在踬踣中站起,在折翼后翱翔,这一次「双殊学生实验计画」是一个开创性的前导计画,是一个抛砖引玉的示范模型,期盼在108课纲适性扬才的教育思维改造中,双殊的孩子,也能沾得雨露,在这一次特教法修法中,获得稳稳站立的养份,驾驭翱翔天际的昶风。         这一场「跨越分类与界限的友谊--双殊学生融合创作展」,让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双殊孩子惊人的天赋,更是双殊孩子对于优势能力教育的殷切需求,关心此事的每个朋友呀,我们正在写歷史,写一个创造融合教育崭新里程碑的新歷史!
在踬踣中站起,在折翼后翱翔|作者:赖盈秀(双殊美术资源方案发起人)
Art Note_Fu
《抉择》创作意念|作者:岑幸富(展能艺术家)
2025.01.20
人死后会有灵魂吗?据说灵魂的重量是21克,假如身体截了肢,灵魂会有残缺吗?灵魂的重量会否因而变轻?假如灵魂的重量有改变,是否意味着身体各部份都藏着灵魂的意念?   假如能和灵魂对谈又会怎样的呢?它的性格和特质又会是如何呢?外向、内向、善良、狡猾、勤奋还是懒惰的呢?灵魂的性格会否跟身体的性格是一样呢?截了肢的左手能化作灵魂吗?截肢后的左手意念角色因而诞生。   身体是否映照我们内在的一面镜子?内心的意念最终会否于镜子上呈现出来,从而展现于大众面前?那么抚平它的又是甚么呢?   编剧就像是为了寻找这些答案似的,控制着所有角色任由他们赤裸地对话,令他们用赌注玩一场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有些说话是我要他们说的,有些说话是他们角色本身要说的,有些说话是观众想看到的,最后我从他们的对话中启发出身体髮肤受诸父母,用妈妈来影响左手的信念,用孝道来跨过眼前的障碍。     《抉择》试映剧场(围读)|编剧:岑幸富
《抉择》创作意念|作者:岑幸富(展能艺术家)
Art Note_Jack Li
《睡觉的重要性》影片创作后感|作者:李业福(展能艺术家)
2025.01.10
首先,感谢英国 Birds of Paradise Theatre Company(BOP)和香港展能艺术会(ADAHK)选中並采用了我这个超现实概念——「睡觉的重要性」。在一个月内,我必须从无到有地完成整个项目。刚开始时心中毫无头绪,但在两次的远程视讯会议讨论后,我逐渐摸索到方向。   然而,突然被要求在十天内完成初稿,这无疑是给了我一个大挑战。手头上沒有任何材料,只能临时抱佛脚,迅速搜集素材。我马上联系郑海苹担任主角进行录制,每晚挑灯夜战进行剪辑。在巨大压力下,我严重感冒病倒了,只好请了两天病假。一边养病一边进行剪辑,不断在休息与工作之间作了平衡。终于,初稿完成了。   本来对专业剪辑软体Final Cut Pro毫无所知的我,如今竟能一下子掌握到了其大部分功能,尤其是在特效方面,真是受益匪浅。除了找专人协助配音外,ADAHK的同事们也全力提供无障碍服务,帮助我顺利完成字幕和音乐的制作。这短短七分钟的影片,几乎耗尽了我的全部精力,但完成后的成就感让我满足无比,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感谢BOP和ADAHK给予我这次展示才能的机会,特別感谢ADAHK在背后提供的无障碍支持,让这部影片得以顺利完成。尤其感谢Kim的全力帮助。
《睡觉的重要性》影片创作后感|作者:李业福(展能艺术家)
Art Note_Ka Lam
《抉择》摄影意念|作者:廖嘉霖(摄影师)
2024.12.03
阿富经歷的一切,如像一齣午夜时份的公路电影。 长夜漫漫,一个人在路上。 回忆随时间偶尔冲出,旅途上一直思考、迷茫、争执、失望; 纵使身边有人,但终归还是一个人在走。   于是我尝试怀着这份心情,在午夜时份独自上路,拍下沿路心境。 始于黑暗,终于日出。 「水面上的日出」,是看完剧本后内心早早决定要拍下的画面。 这是《抉择》带给我的感受,亦是个人微愿。 相信只要一直走,日出会在前方守候。     《抉择》试映剧场(围读)|编剧:岑幸富
《抉择》摄影意念|作者:廖嘉霖(摄影师)
Art Note_Alvin Li
后记——李子舜个人展览《子舜日常》|作者:李子舜(展能艺术家)
2024.11.05
4 Nov 2024   今日星期一。气温26°C多云。琴晚瞓得好舒服无失眠,今朝唔想起身,不过要上堂画画唔可以做懒虫。   晏昼去上海街618,子舜日常个人展览,有好多好多姐姐哥哥嚟睇展览,个个都同我影相,大家都赞我啲小插画好靓,睇得好开心,我仲食咗两粒果汁糖,真係超级开心!     李子舜个人展览《子舜日常》   舜画廊(李子舜网上画廊)
后记——李子舜个人展览《子舜日常》|作者:李子舜(展能艺术家)
立即订阅电子通讯
接收更新香港展能艺术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