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t Listing
AllArt Notes
All
跨越框架・無限翱翔|作者:賴盈秀(雙殊美術資源方案發起人)(Chinese Only)
2025.03.14
跨越框架・無限翱翔發起人 賴盈秀
雙重殊異學生係指孩子同時具備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才能的雙重特質,當孩子身障特質較明顯,容易有遮蔽效應,致使資賦優異才能被忽視,而終生隱沒在庸庸碌碌之中。
這類的孩子,需要的是了解身障特質的術科或學科老師來指導,而經過系統化的學習後,會激發其資優的潛能,有優於同儕的表現,於是,有合適的老師和接受資優課程的機會,是開啟雙殊孩子未來的二把鑰匙,但是,受限於臺灣美術班鑑定的模式,這類的孩子,只有1%才有機會拿到鑰匙。
異起飛能有今日,感謝華科基金會的陳昭如董事長,聽見這些孩子們的聲音,2019年起提供充裕的經費讓我們能邀請到優秀的藝術家來教學;感謝立法委員張廖萬堅先生,在2017年的臺中市家長會長座談會上,傾聽我的提案,在立法院致力推動特教法的雙殊法條,讓雙殊學生的優勢能力教育機會、多元鑑定方式修編進特教法中;感謝我的老師臺灣師範大學郭靜姿教授,在雙殊計畫初擬之際,即提供充沛的學術資源與特教諮詢,並且給予支持和協助;感謝我的校長蔡政忠先生,2018年推薦我商借國教署,誠如華科基金會陳董事長所言:「這是一段美好的緣份」,國教署的這一趟奇遇,彷彿是我帶著天命,替這群孩子走一遭,謝謝長官們的傾聽,替這群孩子找到了一扇窗,一扇可以在折翼後,展翅翱翔的天窗!
感謝孩子,在你們的身上,我看到的是勇敢,勇敢面對自己天生的弱勢;看到的是無懼,面對困難,霸氣跨越的無懼;看到的是熱情,追求繪畫技巧突破的熱情,你們教我的,讓我有更多的感動和能量繼續往前飛翔。
感謝家長,每一次上課耐心的陪伴和協助,每幅作品中,閃耀的不只是孩子的才華,更是家長對孩子滿溢的愛。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專長和特質,也有不同的飛翔技巧,但是一起朝著相同的方向,努力前進!我們期望,在未來有更多的孩子加入飛翔的行列,讓我們一起跨越框架,無限翱翔!


在躓踣中站起,在折翼後翱翔|作者:賴盈秀(雙殊美術資源方案發起人)(Chinese Only)
2025.03.11
在躓踣中站起,在折翼後翱翔雙殊美術資源方案發起人 賴盈秀
臺灣雙殊學生的教育,走了多久?90年代特教系的教授振臂疾呼至今;而雙殊學生的教育,走了多遠?這要從2017年說起。那年的全國家長會長與教育部代表的座談會上,我提出雙殊學生美術資源方案的提案,希望教育主管機關在國教階段,強化雙殊學生優勢能力,以促進職涯之發展,引起了列席的張廖萬堅委員的關注,會後他特別了解,並將「雙殊學生鑑定方式、安置辦法、資源方案」等提案列入立法院臨時動議,由國教署召開諮詢會議,開啟了雙殊學生藝才教育的契機。
有了這個契機,適逢新課綱精神「適性揚才」的推行,有如風雲際會,107年我研擬了「108學年度雙殊學生美術資源方案」,熱血的師資群很快集結,在教育主管機關長官的祝福下,我們開啟了前導的實驗歷程。
因緣際會,商借國教署期間,因為總統教育獎的機緣,在一場由教育部潘文忠部長主持的發展分組會議中,華科事業群慈善基金會陳昭如董事長,闡述了發展特殊生優勢能力,並協助其以此就業的概念,與我研擬的資源方案異曲同工,承蒙昭如董事長的信任,贊助款很快就核定,我們以巡迴輔導班的模式,讓五位藝術家與特教老師協同教學,共同備課、觀課、議課,並在太陽餅博物館、實小藝廊、國家歌劇院舉辦三場畫展,最後由家長與孩子用作品設計福袋商品販售,期能以孩子的優勢能力提升弱勢能力,增進來自學業、人際挫折的復原力。
自發性的教育實驗計畫,一路走來,每遇躓踣,立即站起,尤其在看到雙殊孩子在弱勢項目中折翼,就更希望能協助他們,用優勢能力翱翔。每個孩子和我的家人,都是孩子展翅飛翔的強力後盾。
在躓踣中站起,在折翼後翱翔,這一次「雙殊學生實驗計畫」是一個開創性的前導計畫,是一個拋磚引玉的示範模型,期盼在108課綱適性揚才的教育思維改造中,雙殊的孩子,也能沾得雨露,在這一次特教法修法中,獲得穩穩站立的養份,駕馭翱翔天際的昶風。
這一場「跨越分類與界限的友誼--雙殊學生融合創作展」,讓我們看到的,不只是雙殊孩子驚人的天賦,更是雙殊孩子對於優勢能力教育的殷切需求,關心此事的每個朋友呀,我們正在寫歷史,寫一個創造融合教育嶄新里程碑的新歷史!
